激酶试剂盒是一种基于激酶酶的特性设计的检测试剂盒,用于测量激酶反应中所形成的特定产物(如ADP或磷酸化产物)的量,从而间接反映激酶的活性。激酶酶能够将ATP(三磷酸腺苷)上的磷酸基团转移到特定的底物上,生成相应的磷酸化产物,同时释放出ADP(二磷酸腺苷)或AMP(一磷酸腺苷)。通过测定这些产物的生成量,可以评估激酶的活性。
激酶试剂盒的使用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,以下从样本处理、试剂准备、实验操作、结果分析、安全防护五个维度梳理关键注意事项:
一、样本处理:确保数据可靠性的基础
采集与保存
血清/血浆样本:使用不含热原和内毒素的试管,避免溶血(溶血会影响结果,如IKKα/β试剂盒明确要求禁用溶血标本)。
组织样本:需冰浴匀浆后离心取上清,避免蛋白质变性(如NADK试剂盒要求组织匀浆后4℃离心)。
细胞样本:超声波破碎时需冰浴操作,防止温度升高导致酶失活(如NADK试剂盒建议300W超声3s,间隔7s,重复30次)。
保存条件:短期使用可2-8℃保存,长期需分装后-70℃冷冻,避免反复冻融(如乙酸激酶AK试剂盒要求-20℃以下保存不超过6个月)。
预处理与稀释
若样本OD值超过标准品最高浓度,需用样本稀释液稀释后重测(如IKKα/β试剂盒建议稀释5倍后复测)。
浑浊样本需离心后取上清,避免颗粒干扰(如NADK试剂盒对液体样本的浑浊处理要求)。
二、试剂准备:细节决定实验成败
复溶与保存
粉剂试剂需离心后加蒸馏水溶解(如NADK试剂盒要求试剂一/二/四临用前加双蒸水溶解)。
部分试剂需-20℃冷冻保存,禁止反复冻融(如NADK试剂盒的试剂八需分装后-20℃保存)。
浓缩洗涤液可能有结晶,需37℃水浴助溶后稀释(如乙酸激酶AK试剂盒的20×洗涤缓冲液需1:20稀释)。
试剂平衡与避光
试剂盒从冷藏环境中取出后,需室温平衡15-30分钟(如pERK试剂盒要求室温平衡后使用)。
底物显色液需避光保存(如IKKα/β试剂盒强调底物变蓝后不可使用)。
三、实验操作:标准化流程是关键
加样与温育
使用高精度加样器,避免交叉污染(如肌酸激酶CK试剂盒要求微量移液器吸嘴不可混用)。
温育时需用封板膜密封,防止液体蒸发(如IKKα/β试剂盒要求37℃温育60分钟)。
显色步骤需严格控制时间(如乙酸激酶AK试剂盒要求37℃避光显色10分钟)。
洗涤与终止
洗涤需彻d,每次甩干孔内液体并拍干(如IKKα/β试剂盒要求重复洗板5次)。
加入终止液后需立即测定OD值(如乙酸激酶AK试剂盒要求15分钟内完成测定)。
四、结果分析:科学解读数据
标准曲线绘制
以标准品浓度为纵坐标,OD值为横坐标,用相关软件拟合直线回归方程(如IKKα/β试剂盒要求R²≥0.990)。
样本浓度需代入方程计算,若稀释则需乘以总稀释倍数(如乙酸激酶AK试剂盒要求乘以n×5)。
异常值处理
若样本OD值接近零或超过标准曲线范围,需调整样本量或反应时间(如NADK试剂盒建议减少样本量或缩短反应时间)。
五、安全防护:实验室安全的底线
个人防护
操作时需戴一次性手套,处理试剂和样本后彻d洗手(如肌酸激酶CK试剂盒要求所有样本视为潜在传染性物质)。
废弃物需按传染物处理(如乙酸激酶AK试剂盒要求所有废弃物按当地法规处置)。
试剂兼容性
避免使用含NaN3的样本(如乙酸激酶AK试剂盒明确NaN3会抑制HRP活性)。
不同批号试剂不得混用(如所有试剂盒均强调批号一致性)。